正如故宮之于北京,外灘之于上海。
不一樣的是,作為城市名片,
蘇州園林是實實在在融入人們生活的。
兼收并蓄的亭臺樓閣不動聲色地
積淀了厚重的文化底蘊,
恣意自在的小橋流水
共同構筑了人們細膩精致的生活方式。
今天,
隨著第四批《蘇州園林名錄》正式公布,
園林總數達到108座,
蘇州由“園林之城”正式成為“百園之城”。
“天堂蘇州·百園之城”將成為蘇州的新名片,
這是當代蘇州人以責任和智慧
對這座千年古城的致敬和獻禮。
市委市政府站在歷史的新高度,
作出建設
“天堂蘇州•百園之城”的決策部署,
實現蘇州園林群體性保護,
讓千年文脈得以活化傳承。
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
在蘇州成為第一批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大背景下,
伴隨著對古城風貌的全面保護,
蘇州園林的恢復與發展得到了
中央和省市各級領導的特別關心,
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古典園林先后修復,
擴大了蘇州園林群體保護的范圍,
9座古典園林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蘇州園林走上了國際舞臺、
納入國際化管理軌道 。
通過40年來持續不斷地保護修復,
蘇州園林管理部門
有效探索了保護與管理并重、
傳承與創新并舉的保護管理模式,
真正使蘇州園林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為蘇州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提供不竭內生動力。
蘇州園林眾多,
尤以拙政園、滄浪亭、
獅子林和留園出眾,
分明代表宋元明清四個朝代的藝術風格,
被稱為蘇州“四大名園”。
網師園、環秀山莊、
藝圃、耦園、退思園等園林散座四周。
明人湯傳楹追憶其
蘇州西南私園荒荒齋所記:
“每至明月之夜,倚樓吟眺,煙樹惝恍,
南望穹窿一帶,山色有無,與云出沒。”
藝圃,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間的古典私家園林建筑,坐落在蘇州市西北的金門附近,屬于蘇州名園之一。
環秀山莊,集建筑、園林、雕刻、詩書、灰雕等漢族傳統藝術于一身,突出了漢族園林建筑中雄、奇、險、幽、秀、曠的特點。園中疊有一座假山,為中國之最,存留至今,系疊山大師戈裕良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