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資訊 » 產品應用 » 正文

      管道機器人助力嘉興秀洲區管網普查與建檔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8-10-20  瀏覽次數:15385
      核心提示:水質一直在V類徘徊的秀清港能提升一個類別,管道檢測機器人功不可沒!區治水辦主任王志榮說。秀洲542平方公里地下分布著縱橫交錯
       水質一直在V類徘徊的秀清港能提升一個類別,管道檢測機器人功不可沒!”區治水辦主任王志榮說。秀洲542平方公里地下分布著縱橫交錯的城鄉污水管網,其中部分年久失修,如何才能精準地找到跑冒滴漏?2013年初,秀洲區在“五水共治”、截污控源中發現了這一薄弱環節。針對地下污水管網檔案缺失實際,委托第三方專業隊伍,對主城區及中心鎮建成區的地下污水管網分級普查,繪制鎮區地下污水管網圖,并進一步向工業企業延伸,實現全覆蓋。“已完成一期二期普查506公里,并同步建檔。”區住建局副局長徐哲說。

          6月13日10時,在洪興西路和秀洲大道交叉口,一臺直徑約20厘米的管道機器“小精靈”爬進了清淤后的市政地下污水管道,“這是公司專門采購的機器人,正在對這段管道進行體檢,你看,這管壁有一處破裂。”秀源集團投資發展部負責人仲旭春說。

          普查建檔、機器人體檢,結合檢查報告實施分類修復……一項項措施精準對接各個關鍵點。截至目前,僅秀洲新區工業園區的日污水排放量已從去年修復前的2.5萬噸增加到3.1萬噸。“這意味著每天又有6000噸污水流入管網,所以秀清港的水質明顯提升。”王志榮說。

          記者了解到,2013年、2014年,秀洲區分別完成主城區及中心鎮建成區區塊改造28個、46個,2015年已有42個完成招投標。通過分類型診治,今年1至4月,王店、新塍、王江涇三鎮鎮區生活污水收集量同比分別增長59%、119%、60%。

          此外,秀洲區針對過去雨污管網工程的監管盲點,要求新建非工業類項目將雨污管線融入方案評審、管網實測、竣工備案等7個階段,實行質量評估報告制度等,并建立區住建、環保等多部門協同推進機制。據悉,2013年以來,審批、驗收的非工業類項目實現了控新全覆蓋,在對25個新建項目的雨污分流實測評估中,發現并整改問題113處。

          數據顯示,秀洲區今年的日污水排放量比2013年增加2萬噸,8個市控斷面中有2個的水質同比均提高1個類別。

          值得一提的是,秀洲在治舊控新中建立的檔案為地理信息系統管理提供了數據支持,實現了地下污水管網運行情況“可視化”。接下來,區有關部門將積極探索污水管網數據檔案、健康體檢、長效運維等管理模式,為全區污水管網建好“健康檔案”。

       
       
      [ 新聞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新聞資訊
      點擊排行
      ?
      ?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蘇ICP備17076548號-1

      ?

      微信掃一掃

      在線客服
      亚洲人成色777777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