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桌對話由太平洋科技咨詢公司創始人及總裁、來自美國西雅圖的鄒英毅女士主持。
嘉賓們首先暢談了各自對城市“智慧生活”的設想。
來自德國的安德列亞斯·奎克提出了“綠色、智慧城市兩大目標同時實現”的理念。他為上交會帶來了新的停車技術,不僅使停車數量達到原有的5—6倍,還具有充電功能。安德列亞斯說,這個方案能夠解決城市30%的污染,幫助建設綠色城市,還能讓大家更好地使用電動車。
英國利物浦奧雅納集團副總監保羅·格洛佛介紹了運用大數據和5G科技追蹤用戶動作的技術,用科技手段分析哪些地方需要改進,從而提升用戶體驗。
日本橫濱企業經營支援財團上海代表處所長川島知子介紹了橫濱市環保項目的經驗:推廣太陽能發電和電動車,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削減了29%;公共及民間設施實行按需供電,調節電力供需的同時提高了防災功能。
美國佛羅里達津橋學校的校長拉爾夫·莫勒和學生一起來到上海,他的學生們帶來了一系列創新項目,例如可以識別過敏細菌的應用等。拉爾夫認為,智慧城市并不僅僅是人工智能的應用,而是多種技術的混合應用。“尋找城市發展中的問題、圍繞這個問題提出相關的解決方案是建設智慧城市的關鍵。”
上海本土代表、深蘭科技董事副總裁劉園桂則展示了多種AI+場景的解決方案,例如搭載L4級別自動駕駛的智能巴士——熊貓公交車,車上加裝了智能廣告運營系統,精準識別觀眾關注時間的長短,從而提高營收、改變國內公交車普遍虧損的問題。“通過技術創新給大家生活帶來看得見、摸得著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