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資訊 » 政策標準 » 正文

      《南昌市海綿城市專項規劃(2016-2020)》開始公示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8-10-10  瀏覽次數:16410
      核心提示:近日,獲悉,《南昌市海綿城市專項規劃(2016-2020)》16日起對外公示。按照海綿城市專項規劃,南昌市中心城劃分為14個排澇分區
        近日,獲悉,《南昌市海綿城市專項規劃(2016-2020)》16日起對外公示。按照海綿城市專項規劃,南昌市中心城劃分為14個排澇分區,要求中心城排澇能力達到50年一遇標準。
       
      九龍湖建設時已運用海綿城市技術
       
          《南昌市海綿城市專項規劃(2016-2020)》16日起開始公示。根據規劃,南昌中心城劃分為海綿修復改造區、海綿優化提升區、海綿集中建設區、海綿協調建設區、海綿更新建設區。排水治澇方面,中心城劃分為14個排澇分區,疏浚拓寬河道88km、新增排澇通道35km,新建和改造電排站8座,新增規模183m3/s,排澇能力提升26%,中心城排澇能力達到50年一遇標準。到2020年,中心城海綿城市達標面積占規劃區面積的25%。了解到,九龍湖建設時已運用海綿城市技術,這一技術將在南昌335平方公里范圍內的建成區推廣,讓城市自然“呼吸”。
       
      應用透水鋪裝等雨水控制技術排澇
       
          南昌市水務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南昌市城市排水(雨水)防澇綜合規劃》要求在開發建設中,應用透水鋪裝、綠色屋頂、下沉式綠地、生物滯留設施、滲透塘、滲井、濕塘、雨水濕地、蓄水池、雨水罐、調節塘、調節池、植草溝等具有生態保護作用的雨水控制技術,最大限度地減少城市開發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公共建筑與小區住宅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采用綠色屋頂、雨水花園等低影響開發形式,因地制宜地規劃建設蓄存雨水的景觀水體和相應設施;新建公共建筑和小區住宅,應結合綠色建筑建設,推行綠色屋頂或屋頂花園,小區非機動車道和地面停車場,應采用透水性鋪裝,增加雨水自然滲透空間。對城市綠地與廣場統籌開展豎向設計,以消納自身雨水徑流,并盡可能為周邊區域提供雨水滯留、緩釋空間,提高區域內澇防治能力。
       
       
      [ 新聞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新聞資訊
      點擊排行
      ?
      ?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蘇ICP備17076548號-1

      ?

      微信掃一掃

      在線客服
      亚洲人成色777777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