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建成投產的白洋灣水廠是市自來水公司第四座水廠,設計日供水能力30萬立方米,主要為市區西北區域用戶供水。水廠原先采用傳統制水工藝,來自太湖取水口的源水經過混凝、沉淀、過濾和消毒等幾個環節,通過物理作用去除水中雜質?! 〉珎鹘y制水工藝無法有效降解水里有機物。碰上像2007年太湖藍藻暴發的情況,自來水水質將受到較大影響。
市自來水公司總工程師華偉介紹,臭氧-活性炭技術是目前世界上主流的自來水深度處理工藝,適合太湖水含鐵量較高的特點,在白洋灣水廠之后建成的相城水廠和胥江水廠都采用了這一工藝。
臭氧-活性炭深度處理工藝在傳統制水工藝的基礎上增加“臭氧反應”、“活性炭過濾”等環節。經傳統工藝處理的水先與臭氧充分接觸,在臭氧的氧化作用下,分解有機物;然后,生物活性炭通過生物反應和吸附作用深度凈水。水廠經深度工藝處理的出廠水可以達到直接飲用的衛生程度,而且,色度、口感、嗅味等指標更優。
據了解,白洋灣水廠改造工程改造費用將達2.65億元,預計工程將在2013年結束。到那時,市自來水公司現有三座水廠將全部用上先進的深度處理工藝,包括目前42萬戶在內的全部市自來水公司用戶將喝上不僅更衛生清潔,而且口感更棒、更清澈透明的自來水。